点外卖已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常态,近期抖音等平台也宣称要加入外卖大军。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外卖行业用户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外卖订单量从2015年的17亿件增长到2020年的171.2亿件,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人数达到5.44亿人。
外卖行业爆发式增长,导致塑料包装消耗量从2015年的5.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57.4万吨,5年间增长了9倍。
市人大代表、宝山区国资委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亚萍关注的就是外卖塑料餐盒的“命运”——盛过一次餐食后,这些外卖餐盒是被丢弃焚烧,还是被回收利用了?这背后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环保账。
材质替代还不畅
餐饮外卖包装物包括餐盒、餐具、外包装袋三部分。一般而言,餐盒以塑料材质为主,还有少量纸浆或纸基覆膜餐盒。
从事多年小区垃圾清运工作的保洁员老吴告诉记者,大多数居民会把外卖餐盒扔进干垃圾箱。通常他会把饮料瓶、纸质包装袋从干垃圾中挑拣出来,将一些外卖餐盒中混杂的吃剩的饭菜清除掉,然后作为干垃圾打包清运出去。这亦是大多数外卖餐盒的命运——作为干垃圾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回收利用率很小。
而走向填埋、焚烧归宿的废旧塑料会带来大量环境污染。据统计,2015—2020年外卖塑料包装累计碳足迹为771万吨二氧化碳,其中处理阶段排放175.28万吨二氧化碳。
“要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使用可降解材料是一个方向。但由于新材料成本高,可降解餐盒的市场渗透率普遍较低。”陈亚萍说。
代表调研发现,目前商家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外卖包装物绝大多数是由一次性塑料制品构成,使用纸袋、无纺布袋、保温袋材质的较少。“因为与可降解包装相比,一次性餐盒的产能、性能和使用便利度等均占优,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陈亚萍说,目前在餐饮行业,可降解餐盒包装成本约为0.3-0.5元,是传统塑料包装袋的2-3倍。通过调查“饿了么”平台400家商户发现,商户对于餐盒包装优先考虑的因素前三位是包装品牌、包装效果及包装成本。因可降解材料餐盒及包装物成本较高,价格缺乏优势,所以只能屈居末位来考虑。
“受困于成本和商户认知,通过材质替代来减塑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陈亚萍认为,在关注上游材质替代的同时,下游回收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一次性餐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下游回收体系是否构建得起来?
上游“量”还太小
用于一次性餐盒制造的材质主要为PP(聚丙烯),也有PC(聚碳酸酯)和PE(聚乙烯)。
“虽然比不上矿泉水瓶、废纸箱等,但一次性塑料餐盒也有不小的回收价值。”曾任职“爱回收”分类回收事业部的韩晓光说,废旧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分拣、破碎、清洗、熔融造粒后形成再生塑料并投入新的生产环节,其下游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记者了解到,塑料餐盒经回收、加工成塑后,形成PP再生颗粒,是相对优质的再生料来源。数据显示,塑料餐盒回收加工成颗粒之后预计有28%可用于包装行业,22%可用于建筑建材行业,汽车行业消费占比14%,农业行业占比13.5%,电子电器及家居行业占比分别为11%、9%。
“外卖餐盒的回收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韩晓光说,企业若选择塑料回收加工这块业务,会考虑到经济模型的问题。如果收到的餐盒“量”有限,那么这个经济模型就“走”不起来。
目前,塑料餐盒回收在末端技术环节已经走通,问题就卡在前端的“量”,也就是在流通环节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陈亚萍实地调查若干居民小区和商务楼发现,消费者使用完的塑料餐盒,基本是被当成干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并作为干垃圾被焚烧。由于缺少专业的回收商,餐盒有残留饭渣和液体等因素,也造成保洁人员不乐意主动回收。“塑料餐盒回收涉及环节较多,各个环节对人员专业要求较高。另外,塑料餐盒外包装产品的规格、材质也不统一,造成回收难。”
据了解,“饿了么”曾在一些城市的商务楼宇做过外卖餐盒回收试点。“我们在共享办公的商务楼门口放置了专门的外卖餐盒回收箱,一开始的实施效果不错,很多白领把餐盒洗干净了定点投放,但要长期实施下去,光靠企业一方很难做起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相关负责人表示,几个案例试点下来发现,有政府支持的楼宇回收效果要远远高过纯商业行为。在缺乏激励政策以及妥善的成本分摊方案的情况下,仅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循环回收的推广难度显而易见。